关于废止部分医药规章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11 19:21:20   浏览:8376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废止部分医药规章的通知

国家医药管理局


关于废止部分医药规章的通知
国家医药管理局



各省、直辖市、自治区、计划单列省辖市医药管理局(总公司)、直属企事业单位:
遵照国务院关于清理法规工作的要求,我局对1949年至1986年期间,经商业部、卫生部和我局发布的医药方面规章性文件,已经清理完毕。经逐件复查,决定对清理出的51件规章予以废止(规章名称见附件),以便各地区、各部门了解医药规章的全面情况,利于工作。

附件:国家医药管理局废止规章目录

------------------------------------------------------
序| 起草单位|发文日期 | 文 号 | 规章名称 | 废止理由
号| | | | |
-|-----|-----|-----------|-------------|--------------
1 |卫生部、商|1959.12.31|卫药政财崔字〔59〕 |卫生部、商业部颁发《关于 |自行失效
|业部 | |第335号 |中、西药调拨结算的暂行规 |
| | |商财联字〔59〕第475 |定》 |
| | |号 | |
-|-----|-----|-----------|-------------|--------------
2 |卫生部 |1960.9.3 |卫药物密徐字〔60〕 |卫生部为贯彻《国务院转发 |自行失效
| | |第149号 |卫生部关于目前中药材购 |
| | | |销价格水平和今后安排意 |
| | | |见的报告》的通知 |
-|-----|-----|-----------|-------------|--------------
3 |卫生部 |1962.11.26|药业字〔62〕第1006 |卫生部药政管理局下达65 |由国药储字〔81〕第442号
| | |号 |种药材运输损耗试行定额 |《关于印发<国家医药管理
| | | |希参照执行 |总局医药商品定额损耗管
| | | | |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代
| | | | |替
-|-----|-----|-----------|-------------|--------------
4 |商业部、卫|1963.10.12|商药联字〔63〕第499 |商业部、卫生部、合作总社 |自行失效
|生部、全国| |号 |关于贯彻中药材市场管理 |
|供销合作 | |卫药物字〔63〕第615 |办法的通知 |
|总社 | |号 | |
| | |合贸联字〔63〕第271 | |
| | |号 | |
-|-----|-----|-----------|-------------|--------------
5 |卫生部 |1963.10.12|卫药物字〔63〕680 |卫生部关于下达中药材调 |自行失效
| | |号 |拨作价试行办法的通知 |
-|-----|-----|-----------|-------------|--------------
6 |商业部 |1964.8.25 |商药字〔64〕第1209 |商业部关于批转《中药材系 |自行失效
| | |号 |统商品调拨责任制划分办 |
| | | |法》的通知 |
-|-----|-----|-----------|-------------|--------------
7 |商业部、工|1964.11.28|商药联字〔64〕第502 |商业部、工商行政管理局、 |自行失效
|商局、卫生| |号 |卫生部、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
|部、合作总| |工商市字〔64〕第541 |关于加强中药市场管理的 |
|社 | |号 |通知 |
| | |卫业郭字〔64〕第395 | |
| | |号 | |
| | |合组联字〔64〕第209 | |
| | |号 | |
------------------------------------------------------

------------------------------------------------------
序| 起草单位|发文日期 | 文 号 | 规章名称 | 废止理由
号| | | | |
-|-----|-----|-----------|-------------|--------------
8 |商业部、卫|1964.12.7 |卫药徐字〔64〕第411 |卫生部、商业部关于管理毒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
|生部 | |号 |性中药的暂行办法的通知 |理法》代替
-|-----|-----|-----------|-------------|--------------
9 |卫生部 |1964.4.4 |卫器技张字〔64〕第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标准管 |由卫军管字〔73〕第16号
| | |117号 |理实施办法 |《医疗器械技术标准管理办
| | | | |法》代替
-|-----|-----|-----------|-------------|--------------
10|中国人民 |1969.10.2 |商军业字〔69〕第24 |商业部军事代表、国家计委 |由国药材字〔83〕第336号
|解放军商 | |号 |关于降低中药价格的联合 |《关于改革中药作价试行办
|业部 | | |通知 |法的通知》代替
-|-----|-----|-----------|-------------|--------------
11|商业部 |1969.2.15 |商军业医字〔69〕第 |商业部关于供应农村合作 |自行失效
| | |132号 |医疗单位的中药材、药品、 |
| | | |医疗器械应按批发价格的 |
| | | |复函 |
------------------------------------------------------

(续)
------------------------------------------------------
序| 起草单位|发文日期 | 文 号 | 规章名称 | 废止理由
号| | | | |
-|-----|-----|-----------|-------------|--------------
12|燃化部、商|1971.7.20 |药联字〔71〕第37号 |燃化部、商业部、卫生部关 |自行失效
|业部、卫生| | |于加强药品生产和质量管 |
|部 | | |理工作的通知 |
-|-----|-----|-----------|-------------|--------------
13|商业部 |1971.10.23|商药字〔71〕第56号 |商业部印发“关于加强医药 |由国药储字〔82〕159号,印
| | | |储备库管理意见”的通知 |发《国家医药管理总局药材
| | | | |储备库管理办法》的通知代
| | | | |替
-|-----|-----|-----------|-------------|--------------
14|商业部 |1972.10.10|商药字〔72〕第43号 |商业部关于印发《医药商品 |由1982年医药、药材联合
| | | |调拨责任制规定(草案)》的|发文第79号关于医药商品
| | | |通知 |调拨责任制代替
| | | | |
-|-----|-----|-----------|-------------|--------------
15|卫生部 |1973.1.5 |卫军管字〔73〕第16 |医疗器械技术标准管理办 |由国药器字〔80〕第392号
| | |号 |法 |《关于颁发医疗器械标准化
| | | | |工作实施办法的通知》代替
-|-----|-----|-----------|-------------|--------------
16|商业部 |1974.5.27 |商财字〔74〕第22号 |商业部关于印发平衡价格 |自行失效
| | | |商品目录的通知 |
-|-----|-----|-----------|-------------|--------------
17|商业部 |1974.9.23 |商药字〔74〕第76号 |商业部关于加强医药商品 |由1981年国务院转发总局
| | | |管理的通知 |国发〔81〕第87号《国务院
| | | | |关于加强医药管理的决定》
| | | | |代替
-|-----|-----|-----------|-------------|--------------
18|商业部 |1975.5.27 |商药字〔75〕第35号 |商业部1975年至1980年 |自行失效
| | | |中药材主要品种生产计划 |
| | | |(草案) |
------------------------------------------------------

------------------------------------------------------
序| 起草单位|发文日期 | 文 号 | 规章名称 | 废止理由
号| | | | |
-|-----|-----|-----------|-------------|--------------
19|商业部 |1975.8.30 |商药字〔75〕第58号 |商业部关于中药材批零差 |自行失效
| | | |率问题的批复 |
-|-----|-----|-----------|-------------|--------------
20|商业部、卫|1975.9.20 |商药联字〔75〕第64 |商业部、卫生部、农林部、全|自行失效
|生部、农林| |号 |国供销合作总社关于发展 |
|部、全国供| | |南药生产十年规划的意见 |
|销合作总 | | | |
|社 | | | |
-|-----|-----|-----------|-------------|--------------
21|商业部 |1987.7.8 |商药字〔78〕第46号 |关于修改医药商品调拨扣 |自行失效
| | | |率的通知 |
-|-----|-----|-----------|-------------|--------------
22|卫生部 |1978.12.1 |卫械字〔78〕第1499 |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管理办 |由国药器字〔85〕第661号
| | |号 |法试行 |《关于印发医疗器械产品质
| | | | |量管理等办法的通知》代替
-|-----|-----|-----------|-------------|--------------
23|卫生部 |1978.12.1 |卫械字〔78〕第1499 |医疗器械产品考核办法试 |由国药器字〔85〕第661号
| | |号 |行 |《关于印发医疗器械产品质
| | | | |量管理等办法的通知》代替
-|-----|-----|-----------|-------------|--------------
24|卫生部 |1978.12.1 |卫械字〔78〕第1499 |医疗器械产品分等办法试 |由国药器字〔85〕第661号
| | |号 |行 |《关于印发医疗器械产品质
| | | | |量管理等办法的通知》代替
------------------------------------------------------
(续)
------------------------------------------------------
序| 起草单位|发文日期 | 文 号 | 规章名称 | 废止理由
号| | | | |
-|-----|-----|-----------|-------------|--------------
25|卫生部 |1978.12.1 |卫械字〔78〕第1499 |医疗器械新产品设计和试 |由国药科字〔82〕第79号
| | |号 |制管理办法 |《国家医药管理局科研工作
| | | | |管理试行办法》代替
-|-----|-----|-----------|-------------|--------------
26|国家医药 |1979.11.20|国药联字〔79〕第524 |关于制药机械产品归口分 |自行失效
|管理局 | |号 |配问题的联合通知 |
-|-----|-----|-----------|-------------|--------------
27|国家医药 |1979.7.5 |国药材字〔79〕第255 |关于严格执行物价权限的 |由国药财字〔83〕141号
|管理局 | |号 |通知 |《关于加强中药材价格管理
| | | | |的联合通知》代替
-|-----|-----|-----------|-------------|--------------
28|国家医药 |1979.8.9 |国药联字〔79〕第308 |关于调整中药材奖售标准 |自行失效
|管理局 | |号 |的通知 |
-|-----|-----|-----------|-------------|--------------
29|国家医药 |1980.2.22 |国药联供字〔80〕第 |关于商业部门经营避孕药 |由国药联供字〔85〕54号
|管理局 | |75号 |具收取经营管理费的联合 |《关于调整医药经营部门避
| | | |通知 |孕药具管理费标准的通知》
| | | | |代替
-|-----|-----|-----------|-------------|--------------
30|国家医药 |1980.5.4 |国药质字〔80〕第235 |关于加强药品、器械生产卫 |自行失效
|管理局 | |号 |生管理工作的通知 |
-|-----|-----|-----------|-------------|-------------
31|国家医药 |1980.2.13 |国药联材字〔80〕第 |关于加强麝香资源保护和 |由经重第385号《印发<关
|管理局 | |73号 |市场管理的通知 |于加强麝香资源保护和市
| | | | |场管理的请示>的通知》代
| | | | |替
-|-----|-----|-----------|-------------|--------------
32|国家医药 |1980.5.3 |国药联材字〔80〕第 |印发关于中药价格管理的 |由国药财字〔86〕第141号
|管理局 | |236号 |改革意见的通知 |《关于加强中药材价格管理
| | | | |的联合通知》和国药材字
| | | | |〔88〕第336号《关于改革中
| | | | |药作价试行办法的通知》代
| | | | |替
------------------------------------------------------

------------------------------------------------------
序| 起草单位|发文日期 | 文 号 | 规章名称 | 废止理由
号| | | | |
-|-----|-----|-----------|-------------|--------------
33|国家医药 |1981.1.31 |国药联整字〔81〕第 |关于颁发制药厂营业执照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
|管理局 | |3号 |的通知 |理法代替
-|-----|-----|-----------|-------------|--------------
34|国家医药 |1981.5.13 |国药计字〔81〕第212 |关于下达医药产销计划管 |由国药计字〔84〕第670号
|管理局 | |号 |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关于下达医药年度计划管
| | | | |理改进意见的函》代替
-|-----|-----|-----------|-------------|--------------
35|国家医药 |1981.5.14 |国药计字〔81〕第216 |关于印发化学原料药生产 |自行失效
|管理局 | |号 |分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 |
| | | |知 |
-|-----|-----|-----------|-------------|--------------
36|国家医药 |1981.1.31 |国药联材字〔81〕第 |关于明确贵重药材品种的 |自行失效
|管理局 | |48号 |通知 |
-|-----|-----|-----------|-------------|--------------
37|国家医药 |1981.2.11 |国药联材字〔81〕第 |关于严格执行麝香、虫草计 |自行失效
|管理局 | |64号 |划价格的通知 |
-|-----|-----|-----------|-------------|--------------
38|国家医药 |1982.2.1 |国药联人字〔82〕第 |医药技术干部技术职称业 |自行失效
|管理局 | |7号 |务考核标准 |
------------------------------------------------------

(续)
------------------------------------------------------
序| 起草单位|发文日期 | 文 号 | 规章名称 | 废止理由
号| | | | |
-|-----|-----|-----------|-------------|--------------
39|国家医药 |1982.3.16 |国药情字〔82〕第88 |印发全国医药情报组织和 |由国药情字〔85〕第185号
|管理局 | |号 |工作条例的通知 |《关于印发医药情报工作条
| | | | |例(试行)》代替
-|-----|-----|-----------|-------------|--------------
40|国家医药 |1982.3.1 |国药联研字〔82〕第 |关于集体和个人经营医药 |由国药联研字〔84〕第224
|管理局 | |67号 |商品的意见 |号《关于城乡集体和个体开
| | | | |业经营医药商品的意见》代
| | | | |替
-|-----|-----|-----------|-------------|--------------
41|国家医药 |1982.10.16|国药产字〔82〕第432 |关于颁发医疗器械工业企 |自行失效
|管理局 | |号 |业全面整顿验收标准和六 |
| | | |好企业标准(试行)的通知 |
-|-----|-----|-----------|-------------|--------------
42|国家医药 |1982.6.18 |国药联材字〔82〕第 |关于切实加强医药市场和 |自行失效
|管理局 | |232号 |价格管理的通知 |
-|-----|-----|-----------|-------------|--------------
43|国家医药 |1983.5.19 |国药企字〔83〕第219 |关于印发医药商业企业全 |自行失效
|管理局 | |号 |面整顿的验收标准(试行) |
| | | |的通知 |
-|-----|-----|-----------|-------------|--------------
44|国家医药 |1983.4.1 |国药联财字〔83〕第 |关于淘汰127种药品经济 |自行失效
|管理局 | |130号 |损失处理办法的通知 |
-|-----|-----|-----------|-------------|--------------
45|国家医药 |1983.9.13 |国药财字〔83〕第450 |印发关于利改税后有关医 |由国药财字〔85〕第435号
|管理局 | |号 |药商业会计科目报表和帐 |《关于印发<国营医药商业
| | | |号处理的补充规定的通知 |企业统一会计制度>的通
| | | | |知》代替
------------------------------------------------------

------------------------------------------------------
序| 起草单位|发文日期 | 文 号 | 规章名称 | 废止理由
号| | | | |
-|-----|-----|-----------|-------------|--------------
46|国家医药 |1983.7.26 |国药材字〔83〕第367 |关于明确中药材收购价格 |由国药财字〔88〕第141号
|管理局 | |号 |浮动等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加强中药材价格管理
| | | | |的联合通知》代替
-|-----|-----|-----------|-------------|--------------
47|国家医药 |1984.12.27|国药联供字〔84〕第 |关于调整医药经营部门避 |由国药联供字〔85〕第54号
|管理局 | |690号 |孕药具管理费标准(比例) |《关于调整医药经营部门避
| | | |的通知 |孕药具管理费标准的通知》
| | | | |代替
-|-----|-----|-----------|-------------|--------------
48|国家医药 |1984.11.30|国药质字〔84〕第638 |印发关于贯彻中华人民共 |由国药质字〔85〕第223号
|管理局 | |号 |和国药品管理法有关规定 |《重新印发关于贯彻中华人
| | | |的通知 |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有
| | | | |关规定的通知》代替
-|-----|-----|-----------|-------------|--------------
49|国家医药 |1984.3.23 |国药企字〔84〕第115 |关于颁发医药行业六好企 |自行失效
|管理局 | |号 |业标准规定的通知 |
-|-----|-----|-----------|-------------|-------------
50|国家医药 |1984.3.8 |国药财字〔84〕第97 |关于下达医药产品(商品) |由国药财字〔88〕第314号
|管理局 | |号 |价格管理目录(试行)的通 |《关于颁发医药商品价格管
| | | |知 |理目录的通知》代替
-|-----|-----|-----------|-------------|--------------
51|国家医药 |1981.2.25 |国药质字〔81〕第72 |关于印发“国家医药管理总 |由国药质字〔87〕第77号关
|管理局 | |号 |局优质产品评选奖励暂行 |于颁布“国家医药管理局优
| | | |办法”的通知 |质产品评选奖励办法”的通
| | | | |知代替
------------------------------------------------------



1987年3月18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绑架罪,是指勒索财物或者其他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绑架涉嫌绑架罪嫌疑人被批捕现场他人的行为。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行为。

概念

1979年刑法没有专门规定此罪名。绑架罪罪名源于199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严惩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犯罪分子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第2条第3款规定了“绑架勒索罪”。1997年修订刑法时对罪状作了修改和补充,因而将罪名相应地改为“绑架罪”。

刑法第239条: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致使被绑架人死亡或者杀害被绑架人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根据刑法修正案(七)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三款的规定处罚。

构成要件

绑架罪的构成要件是: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人身权利。因为行为人以暴力,胁迫等手段对他人实施绑架,直接危害被害人的生命健康。在司法实践中,行为人常常以危害被害者相威胁,迫使其家属交付赎金;在绑架过程中,被害人往往受虐待、重伤甚至惨遭杀害;还有的将被害人危害后再勒索财物。立法者将绑架他人的行为放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这一章中,表明强调的也是对公民人身权利的保护。这种犯罪实际上就是旧社会甚为猖獗的“绑票”行为,新中国成立后已经绝迹,近些年来又重新出现,并有发展的趋势,对社会危害极大。为了有力惩治这种犯罪,刑法将绑架行为单立为罪名。犯罪对象是“他人”。“他人”既包括妇女、儿童,也包括妇女、儿童以外的人。

2、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的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暴力”,是指行为人直接对被害人进行捆绑、堵嘴、蒙眼、装麻袋等人身强制或者对被害人进行伤害、殴打等人身攻击手段。“胁迫”,是指对被害人实行精神强制,或者对被害人及其家属以实施暴力相威胁。“其他方法”,是指除暴力胁迫以外的方法,如利用药物、醉酒等方法使被害人处于昏迷状态等。这三种犯罪手段的共同特征,是使被害人处于不能反抗或者不敢反抗的境地,将被害人非法绑架离开其住所或者所在地,并置于行为人的直接控制之下,使其失去行动自由的行为。法律只要求行为人具有绑架他人其中一种手段就构成本罪。

3、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关于已满14周岁不满16岁的人对本罪是否应负刑事责任的问题,有的学者认为,由于这种犯罪的“危害性特别大,凡是年满14岁并具有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我们认为,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八种犯罪,是指具体犯罪行为而不是具体罪名。按照罪刑法定原则和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岁的人,如果仅参加了绑架的行为,但未参与杀害、伤害被绑架人,没有实施刑法第十七第二款规定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行为,该未成年人对这种绑架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但应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如果在绑架过程中实施了杀害或者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被绑架人的,则应按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4、主观方面由直接故意构成,并且具有勒索财物或者扣押人质的目的。“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他人“,是指采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的方法,强行将他人劫持,以杀害、杀伤或者不归还人质相要挟,勒令与人质有关的亲友,在一定期限内交出一定财物,”以钱赎人。这里的“财物”应从广义上理解,不局限于钱财,也包括其他财产利益。“绑架他人作为人质“,是指出于政治性目的,逃避追捕或者要求司法机关释放罪犯等其他目的,劫持他人作为人质。

“绑架罪”的量刑分歧

一般从司法实践来看,在对绑架罪的犯罪构成特征、情形的认定和量刑尺度的把握上存在着较大分歧或困惑,主要表现在:一是非典型绑架罪与典型绑架罪之间法律的界定,比如勒索型绑架罪与索债型非法拘禁罪和敲诈勒索罪之间的法律界限问题;二是量刑困惑。由于对绑架罪的立法本意涵盖的内容在执行理解上有较大偏差,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导致两个极端,要么在十年以上量刑,要么就按免予刑罚处罚处理,中间未设过渡刑。两者量刑差距之大,导致司法裁决的混乱。因此,有必要对绑架罪的罪名涵义、犯罪构成要件及其本质特征、罪与刑的冲突等问题加以探讨和研究。

关于绑架罪的立法涵义的理解

(一)从法条本身理解

绑架罪应当包括并列的两种情形:一是以勒索财物为目的而绑架他人的行为,二是绑架他人作为人质以达到绑架者的主观目的行为。"劫持绑架人质"理所当然地包括在此定义之内,"勒索钱财"这个犯罪目的是区分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主要界限,行为人主观目的的内容对于确定绑架罪起着决定性的意义。

(二)从学理通说理解

在实践中,有的学者认为,如果立法者试图用列举方式穷尽勒索手段是不现实的。有的学者则认为绑架罪应当在立法体例上采用类似于《刑法》第二百四十条第二款"拐卖妇女、儿童罪"的罪状叙述模式。由于"勒索"一词本身的内涵具有不确定性,且外延又不周密。无法用列举的方式加以穷尽。按通说来理解,绑架罪应当是指以勒索钱财或扣押人质为目的,采用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劫持他人作人质的行为。这里的"其他方法"主要是指除暴力、胁迫以外的一切可能导致他人人身自由遭受程度严重的强制性限制的一切范围。笔者以为立法者关注的绑架罪的概念应当是指那些利欲熏心、图财害命或以杀害杀伤人质为目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该类犯罪往往表现为手段极其残忍,主观恶性程度极深,社会危险程度极大。没有任何文献资料可以表明立法者极力规制的绑架罪的内涵囊括了现实中所有扣押人质的违法犯罪行为。

关于非典型绑架罪的转化

绑架罪的典型特征就是行为人以扣押人质为手段,以杀伤人质为要挟,勒令在一定时间内交付一定数额的金钱或满足一定要求为条件以换取人质,因此它所侵害的客体既包括人质的人身自由,生命健康权,也包括公私财产的所有权。而在司法实践中,某些非典型的绑架罪在具备了绑架罪的基本构成要件时,也可以转化为绑架罪。实践中主要是指索债型非法拘禁罪的转化。由于我国《刑法》第238条规定:"为索取债务而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以非法拘禁罪论处",所以在司法实践中往往导致这样的错误认为,即基于索债为目的,均以非法拘禁罪论,正因为绑架罪和非法拘禁罪在客观方面均表现为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故非法拘禁罪也可以由"绑架"来完成,二者在实践中极易产生混淆。

(一)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的学理界定

绑架罪与非法拘禁罪在客观方面均表现为行为人以暴力、胁迫和其他方法非法剥夺和限制人身自由,但在客观上的相似性并不能混淆两者之间的质的区别。首先,在主观上,表现为行为人主观犯意的目的和故意的内容不同。绑架罪的主观动机是勒索钱财或其他非法利益,绑架扣押人质只是实现主观目的手段,而非法拘禁罪主观意图就是为了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其次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被害人人身自由限制性程度不同,使用方式方法(手段)也有差异。在绑架案中,行为人一般都采取超强度的暴力等手段,致使被害人不能反抗,无法反抗和不敢反抗,一般在被害人掳离住所置于偏僻荒野之处,给被害人的心理造成极大恐慌。而非法拘禁罪一般表现为行为人低强度限制人身自由。再次在案件发生的因果关系上,前者表现为行为人和被害人之间一般没有恩怨和其他往来,行为人的目的就是通过绑架的实施达到勒索钱财的目的,或通过扣押人质获取其他非法利益,而后者较多的表现为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因纠纷和其他利害关系而产生,在案发的起因上,被害人往往有过错。此外两者在责任主体的要求上和量刑上都存在很大差异。

(二)非典刑绑架罪的转化的司法认定

所谓转化罪指的是行为实施某种较轻的犯罪时,由于相关连带的行为同时又触犯了另一个较重的犯罪时,刑法规定以较重的罪论处。如聚众斗殴致人重伤或死亡就属于这种情况。非法拘禁罪在具备某些条件时可以转化为绑架罪。陈某先后三次借5000元钱给吴某用于生意经营,并约定还款日期,到期后陈某多次向吴某索款未果,遂生扣押吴某儿子以索取债务之念头,陈某将吴的儿子劫持到一住所内,用电话勒索吴人民币40000元,声称如不交付算数赎金即行撕票,吴报案陈被抓获。从该案例看,陈的行为开始属于典型的扣押人质以索取债务,但陈除了索取与吴本身的债务关系外,又转念向吴勒索40000元,至此,陈的主观犯罪故意的内容已发生变化,其行为具有以勒索钱物为目的的绑架罪构成的全部要件,法院最后以绑架罪判处其十年徒刑。

2001-2010年体育科技发展规划

国家休育总局


2001-2010年体育科技发展规划

(体科字〔2002〕173号2002年12月25日)


体育科学技术工作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加强技术创新,全面推进体育科技进步,使体育科技工作更好地为体育事业发展服务,实现"科教兴体"的战略目标,完成《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的任务,特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形势
(一)10年来,我国体育科技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各级领导和广大体育工作者对"科教兴体"的认识有很大提高;体育科技体制改革取得初步成效;全民健身运动的科学化程度不断提高,组织进行了国民体质监测与科技服务;竞技体育科技工作重点突出,科技与运动实践有效结合,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显著提高,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体系;体育信息、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方兴未艾,体育决策和管理日趋科学化;形成了一支具有相当规模、有较高研究水平的体育科技队伍;完成了大量体育科技成果,近600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和体育科技进步奖。
(二)体育科技工作虽然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是,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体育事业的体制与运行机制尚不完善,内部活力尚未充分发挥;体育科技与体育运动实践结合不紧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体育科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还不高;高水平科技人才缺乏,技术创新意识和能力不够;体育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与体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求尚不适应;体育科技政策、法规制度建设尚不完善。
(三)新世纪前10年是体育科技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时期,体育科技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一一随着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重视科技工作,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体育事业发展,已成为体育界的共识。世界科学技术和体育事业迅猛发展对体育科技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北京将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体育科技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进步和创新已成为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如何进一步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体育科技进步,为体育事业发展做出新贡献,是体育科技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一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更加关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国民素质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体育科技工作为增强人民体质服务的任务更加艰巨。
一一随着国际体坛竞争的日趋激烈,特别是北京将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为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不断增强我国竞技体育整体实力,体育科技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
一一随着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体育产业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体育管理科学化水平和体育产业科技含量,促进体育事业发展,还需要体育.科技工作做出更大努力.
二、体育科技发展的总目标和指导方针
(一)新世纪前10年体育科技发展的总目标是: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体育事业发展、与体育运动实践密切结合、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精干高效、纵深配置、全面开放的体育科技服务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体育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推进体育科技进步,在增强人民体质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努力完成<2001-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为体育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主要目标是:
一一大众科学健身意识明显增强,科学健身方法与手段普遍应用,国民体质监测与全民健身的科研与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初步建立全民健身科技服务体系。
一一对运动技术、训练方法、训练比赛器材的研究与创新取得明显效果,显著提高运动员、教练员的文化水平和科技素质,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初步建立竞技体育科技服务体系。
一一各级领导及广大体育工作者的科技意识普遍增强,体育科技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逐步完善,体育管理、社会科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体育科技管理政策与法规制度基本完善,体育决策和管理科学化水平明显提高o
一一体育科学应用基础性研究进一步得到加强,重点训练基地、国家队及科研机构的科研条 件明显改善,体育科技队伍素质和水平明显提高,技术创新和体育科技实力明显增强。
一一体育科技资源与结构进一步优化,根据运动训练实践,建成各项目国家队训练、科研、医疗服务紧密结合的科学训练监控服务体系。
(二)为实现体育科技发展的目标,应坚持以下基本方针:
一一坚持"科教兴体"。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体育事业必须依靠科学技术,全面推进体育科技进步,提高全民健身和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一一坚持科学技术与体育运动实践紧密结合。努力探索和实践科学技术与体育运动实践紧密结合的体制和运行机制,为增强全民族体质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服务。
一一坚持体育科技体制改革。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进一步优化体育科技资源和结构,完善体育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一坚持科技创新。加强全民健身和运动训练关键问题的科研攻关,全面推进技术创新,不断提高我国体育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三、大力推进全民健身的科技进步
(一)体育科技工作要以提高国民体质和全民族健康水平为主要任务,以社会化为方向,面向社会,依托社会,服务社会,深入开展提高国民体质和全民健身科学化水平的研究与服务,初步建立全民健身科技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全民健身的科技进步。重点建设并完善国民体质监测与科学健身指导系统,实施体质监测制度,定期公布国民体质状况,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加强全民健身研究的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在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的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选择有条 件的单位建立全民健身重点研究基地。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和培训,不断提高广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组织和指导全民健身活动的科学化水平。充分发挥各体育科研机构、体育院校、科学学会、行业体协、企业及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推动全民健身科技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
(二)重视并加强群众体育科学研究及服务工作,努力拓宽群众体育科研领域,加强国民体质监测评价及科学健身指导系统等全民健身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与应用。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全民健身理论、手段与方法的研究与应用、不同人群健身运动处方的研究与应用、各种健身器材的研制及推广,积极引进、吸收、借鉴竞技体育研究成果为全民健身服务。加强科学健身的科普知识宣传和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大力推广科学健身手段和方法,反对伪科学,全面提高大众健身科学化水平.
四、全面推进运动训练科学化
(一)竞技体育科技工作要以运动训练为主战场,以备战亚运会、奥运会为主要任务,紧密结合运动训练实践,深入开展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工作,进一步推进运动训练科学化。通过长期、系统的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采用多学科、综合性的先进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深入研究专项训练规律,大力加强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与应用,加强技术创新,有针对性地解决运动训练的实际问题。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工作要讲求实效,突出实用价值,充分发挥科技的先导作用,提高我国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和竞争实力。
(二)积极探索和实践训练、科研、医疗服务紧密结合的体制和运行机制,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的目标及内容要以训练单位为主选定,教练员与科研医务人员紧密结合组成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组,管理工作由各有关项目管理中心及国家队全面负责,科研效果由训练实践检验和评价,科研医务人员待遇和奖励由运动队确定和解决,建设并完善各项目科学训练监控服务体系。
(三)紧密联系运动训练实际,统筹部署,选准方向,以科研工作带动科技服务体系的建设。重点支持和深入开展运动员科学选材、运动员机能评定及科学训练监控、运动技术及战术研究、运动员体能恢复及营养补充、中医药防治运动性伤病、运动训练与比赛器械及科研测试仪器研制与应用、运动员心理测试及训练、运动员伤病防治、体育信息服务等领域的研究与建设。
(四)不断提高教练员、运动员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当前推动运动训练科学化的关键。进一步采取措施加强对教练员、运动员的培训,切实提高教练员、运动员的文化水平和科技素质。积极引导教练员和相关人员学习和掌握先进的运动技术、训练方法、训练比赛器材,鼓励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提高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五)进一步加强对运动员、教练员、科研医务人员的反兴奋剂教育,建立责任制,明确责任,齐抓共管,坚决反对兴奋剂。建立并实施反兴奋剂宣传教育系统、反兴奋剂质量控制系统,提高反兴奋剂工作的水平和运动员抵制兴奋剂的自觉性。加强兴奋剂检测技术和方法研究,提高兴奋剂检测水平,圆满完成2008年北京奥运会兴奋剂检测任务.
五、提高体育决策和管理科学化
(一)各级领导要增强科技意识,善于用科学的态度分析问题,用科学的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先进技术手段进行决策,不断提高管理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大力开展以体育体制改革、发展战略、法制建设、政策研究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与应用,为体育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决策服务.
(二)重视和加强体育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体育管理信息服务系统,充分开发和利用体育信息资源,不断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加强系统科学在体育管理工作中的推广应用,优化组织结构,完善运转程序,实施层次管理,努力提高体育工作组织管理水平,努力实现体育管理工作信息化、科学化、现代化。
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增强科技实力
(一)针对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关键领域和关键问题组织科研攻关,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体育科技解决体育运动实践问题的能力和水平。继续加强体育科学应用基础性研究,重点支持与增强人民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密切相关的研究项目,积极引导科技人员和相关人员加强技术创新,增强体育科技的持续创新能力。结合体育运动实践,大力开发高水平、实用性强的科技成果,使一些重点领域、关键问题的研究成果达到或超过国际先进水平。
(二)加强体育科技的基本建设,改善科研条 件,进一步增强体育科技实力.在继续抓好"九五"期间基本形成的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加大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力度,集中力量建设5至7个具有鲜明特色和国际影响的高水平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积极引导地方及有关单位采取措施,加强投入,改善所属科研机构的科研条 件,并选择有条 件的单位建立体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三)加强训练基地及国家队的科技建设,以5至6个训练基地为重点,并在训练基地、重点项目运动队建设专项特征明显的小型流动测试实验室。围绕建立各项目科学训练监控服务体系的目标,为国家队配置相应的科研测试仪器设备,改善科技服务条 件。
(四)加强体育科技人才培养,有计划地组织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研修、考察,主持、承担高水平研究项目,为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营造良好环境和条 件。重点培养20位左右具有国际影响的科技带头人,形成一支结构合理、高效精干的体育科技队伍。充分发挥体育科技专家的作用,对体育科技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咨询指导。逐步改善科研工作条 件,提高体育科技人员待遇。加强体育科技工作者的思想道德教育和科研道德制度建设,弘扬科学精神,坚持卖事求是,克服浮躁心理,反对急功近利,端正学风,勤奋治学,强化服务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加强横向联合,积极开展合作研究、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国内外体育科技交流,吸引社会科研力量开展体育科学研究与服务工作,借鉴和引进其他行业的研究成果,努力提高体育科技工作的社会化程度,增强体育科技实力.积极开展国际体育科技合作与交流,参与国际竞争,吸收国外留学人员回国创业,为体育科技人员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科学研究创造条 件。充分发挥体育科学学会等各种社会中介组织的作用,内引外联,广泛协作。加强开发性研究工作,努力推进体育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体育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
七、深化改革,建立并完善体育科技服务体系
(一)根据体育运动发展的要求,紧密围绕新时期体育工作的任务,结合北京将举办2008年奥运会,调整体育科技系统的组织结构,合理布局和调整现有体育科技力量,完善相应的运行机制,提高体育科技的整体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体育事业发展的、与体育运动实践密切结合、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精干高效、纵深配置的体育科技服务体系,促进体育科技工作的全面发展,完成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提出的各项科技保障任务。
(二)各级体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精神,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认真做好体育科技体制改革工作,引导和推动科研机构加速结构调整和人员分流工作。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科技人员深入运动实践第一线。有条 件的可以将科研机构或部分科技资源并人训练单位,充实运动队或训练基地,成为运动队或训练基地的科研测试研究中心,从体制上和机制上解决好训练、科研、医疗服务的紧密结合。
(三)按照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精神,对体育科研机构实行分类改革和管理。有面向市场能力的要向企业化转制;主要从事公益性服务和研究、元法得到相应经济回报、确需国家支持的,按非营利性科研机构运行和管理。体育科研机构应继续改革和完善内部管理,调整内部组织结构,合理配置科技资源,逐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人事、分配制度等方面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所长负责制,逐步建立固定与流动相结合、专职与兼职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建立科技人员收入与其工作业绩和创造效益挂钩的分配制度。合理配置并有效利用大型科学仪器资源,统管共用,提高使用效益。
(四)体育总局各直属科研机构按照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的精神,实行分类改革和管理。保留并加强体育科学研究所作为非营利性科研机构,重点完成国民体质监测、备战亚运会和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等工作,形成精干、高效的高水平体育科研中心。体育信息中心承担体育信息化建设的开发、管理和服务工作,广泛收集、整理体育信息,为领导决策和体育事业发展提供研究成果和咨询服务。运动医学研究所主要开展运动性伤病防治及运动营养研究和开发应用,为国家队运动员服务,同时面向社会开放;开展兴奋剂检测方法的研究并承担反兴奋剂具体工作。成都运动创伤研究所转制为医疗机构,昆明体育电子研究所转制为企业。
(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科研机构应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引进、消化、推广先进体育科技成果,重点抓好国民体质监测和优秀运动队的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工作,积极承担备战2008年奥运会科技任务。省级以下的基层科技力量应以多种形式与服务对象溶为一体,紧密结合全民健身和运动训练的需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全民健身科技服务,不断提高科学选材和运动训练的科技含量,培养和输送更多更好的体育后备人才。积极贯彻落实中央西部大开发战略,采取有效的政策和措施,支持西部地区体育科技工作的发展。
(六)体育院校应制定有关政策,妥善处理好为全民健身、备战亚、奥运会科研攻关服务工作与校内教学工作的关系,充分发挥知识和人才密集的优势,围绕建设教育、训练、科研三结合基地的目标,挖掘潜力,加强学科建设和重点领域的应用基础性研究,为提高全民素质和运动技术水平发挥更大作用.
八、加大体青科技投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体育科技投入体系
(一)继续加大政府对体育科技的经费投人,每年用于体育科技工作的经费应不断增加。通过经济和行政手段,多渠道、多层次筹集体育科技经费。积极争取信贷、匹配性资金、税收等政策性投入,以政策引导、激励政策等吸引社会各界投资体育科技应用开发研究。争取体育彩票公益金中用于体育科技工作经费逐步增加,有条 件的单位可建立体育科技专项基金。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以国家投入为主、社会和单位多渠道筹集资金、多层次投入的体系。
(二)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应增强科技经费总量调控能力,统筹计划经费投放,改革投入方式,促进科技与体育运动实践的紧密结合,使体育科研机构提高自我发展的能力和主动为体育事业服务的活力o科技投入应重点资助与全民健身和奥运争光密切相关的科研工作,解决好事关各级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加大对应用基础性研究、基础数据库建设和体育科研专著出版的经费支持力度。
(三)各有关单位应严格按照有关经费管理办法,加强对科技经费的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科技专项经费不得挪作他用,保证用于与科研活动直接相关的支出。加强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的审查和监督,经费支出要经科研管理部门的审核和单位领导的审批,科研项目结束时要进行经费支出决算并通过审查。
九、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完善体育科技管理法规制度
(一)各级领导要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体育科技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对体青科技工作的领导-,第一把手要抓科技工作,各分管领导也要直接抓好所管范围的科技工作,全面推进体育科技进步。应提高各级领导、业务部门、各级单位的科技意识和科技管理水平,把抓科技工作的成效作为考核各级领导干部业绩的重要指标。各体育行政部门及单位应根据国家科技方针政策,研究制定并全面组织实施本地区(系统、部门、单位)体育科技发展规划和计划,把加强技术创新、全面推进科技进步放在体育事业优先发展的关键地位,切实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加强领导和统筹规划,理顺关系,调动全国科技力量积极参与体育科学研究,形成体育科技的"举国体制",全面推进体育科技进步。
(二)建立健全体育科技管理法规制度,加强对科研工作的管理,逐步实行课题制管理。改革科研项目立项及评价办法,逐步建立与体育运动实践紧密结合的体育科技评价体系,进一步从体制、机制上解决好科技与体育运动实践紧密结合的问题。完善体育科技奖励制度,重点奖励为提高全民健身和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相关人员。
贯彻落实科教兴体战略,加速体育科技进步,是当前发展体育事业的重要任务。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和有关单位要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做好部署,开好头,起好步,为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