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秋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9 03:45:09   浏览:851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秋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

卫生部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秋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近一段时期,全国传染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但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手足口病疫情上升。局部地区时有霍乱、细菌性痢疾、登革热等传染病疫情暴发。为进一步做好秋季传染病防控工作,切实保护人民健康,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秋季传染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保障防控工作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针对本地区秋季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危险因素,周密部署,明确责任,切实组织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确保防控工作科学、规范、有序开展。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强化疫情监测和报告工作,确保疫情报告渠道畅通,关注、追踪疫情异常增多情况,加强对暴发疫情的调查处置,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疫源追踪、病例主动搜索和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切实做好疫点、疫区的处理工作。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强化感染性疾病相关科室的规范化管理,做好病例隔离治疗工作,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努力改善危重病人救治的设施条件,加强医务人员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鉴别诊断能力。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大对学校卫生、饮用水卫生和公共场所卫生的监督检查力度,会同有关部门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落实食品安全事故(食源性传染病)报告和监测制度,及时处置食品安全事件。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及时查处餐饮业和集体食堂发生的食品安全问题。

二、加强监测,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各地特别是疫情高发地区要切实做好流行病学监测、病原学监测和哨点监测工作。加强对托幼机构、学校、流动人口聚居区、建筑工地、饮食服务从业人员等重点地区和人群的疫情监测和管理,加强对海、水产品和养殖场所的采集监测工作。国家级监测点所在地卫生部门要加强组织管理,认真落实各传染病监测实施方案,及时准确地掌握疫情和流行因素变化趋势,为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当疫情暴发构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应当及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预案要求,做好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工作,全力降低疫情危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加强对各地监测工作的支持和指导,及时帮助解决各地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三、科学防控,切实落实各项重点防控措施

(一)霍乱疫情发生后,要切实做好病例隔离治疗工作,最大限度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积极追踪感染来源,主动搜索病例,强化对密切接触者的管理,组织开展预防性服药;加强疫点消毒,对查明的污染源进行及时、彻底地卫生学处理。

(二)急性出血性结膜炎发病较高的地区,要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公众做好爱眼卫生和个人预防,养成勤洗手,不揉眼,分毛巾、分盆的卫生习惯;切实做好急性出血性结膜炎的分诊、集中检治,避免医疗环境交叉感染;指导托幼机构和学校做好晨检、日常消毒等工作,必要时可建议有关部门采取关园、停课等措施;加强对游泳场所、沐浴场所、美容美发场所、住宿业等公共场所的卫生监督管理,重点是公共场所消毒环节的管理和游泳场所水质的监测。

(三)手足口病发病较高的地区,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托幼机构和学校儿童的晨午检制度、环境消毒等开展情况的监督检查,指导并协助出现个案和聚集性病例的托幼机构和学校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认真做好手足口病和一些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提高疫情报告的准确性;全力做好重症病例的医疗救治工作,及时、科学、合理使用EV71抗体高效价静注人免疫球蛋白,提高诊疗效果,努力降低病死率。

(四)登革热流行地区,要认真做好病例临床救治工作;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监测,主动搜索可疑发热病例;及时清理积水、杂草,清除蚊虫孳生地,开展灭蚊工作,做好蚊媒密度监测;对疫点周围托幼机构和学校实施以防蚊灭蚊、晨检为主的防控措施;普及登革热防治知识,提高公众防病意识和能力。

四、加强重点地区、重点时期疫情防控工作

世博会、亚运会举办城市及其周边地区,中秋、国庆两节期间,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要重点关注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霍乱、登革热、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完善区域间联防联控机制,加强疫情监测,及时研判本地秋季传染病流行态势,发现传染病暴发或流行的苗头,及时处置。

五、加强宣传教育,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普及秋季传染病防治知识,指导公众做好个人卫生防护,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公众的防病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传染病防控工作。深入开展全国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进一步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抓紧清理卫生死角,清除暴露垃圾和污水坑塘,清除蚊虫孳生地,做好改水改厕和粪便无害化处理,切实搞好家庭、居民区以及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卫生,切断传播途径。

六、加强风险沟通,及时准确发布疫情信息

要主动做好风险沟通工作,按照《卫生部法定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发布方案》要求,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传播载体,及时准确发布相关疫情信息,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及时消除谣言传播,维护社会稳定。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不同意进口丝克高粱种子的通知

动植物检疫局


关于不同意进口丝克高粱种子的通知

          (动植检植字〔1995〕28号)

 

深圳动植物检疫局:

  关于云南滇龙畜产开发有限公司从新西兰引进2000公斤丝克高粱种子一事,根据货主和原审批单位云南省植保植检站的材料,及有关专家对丝克高梁的危险性分析,其生物学特性与假高粱和黑高梁相似,且毒性(氢氯酸含量)比黑高粱还高。根据《检疫法》第五条第一款(一)项的规定及丝克高粱在我国尚未分布的情况,经我局研究决定,不同意进口丝克高粱种子,请按规定作退回或销毁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植物检疫局

                         一九九五年十月二十六日

吉林市人才流动争议仲裁暂行办法

吉林省吉林市人民政府


吉林市人才流动争议仲裁暂行办法
吉林市人民政府



第一条 为促进人才合理流动,妥善处理人才流动中的争议,保障单位用人的自主权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择业权,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市行政区范围内的在人才流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争议。
第三条 人才流动争议的仲裁,必须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发挥专业技术人才作用,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流向,维护争议双方的合法权益。
第四条 市、县(市)、区设立由政府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人才流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仲裁委员会),负责裁决人流动中的重大争议问题。
仲裁委员会根据工作需要,可临时聘请有关专家组成顾问组,协助论证有关仲裁事宜。
仲裁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同级政府的人事部门,负责处理日常仲裁工作。
第五条 县(市)、区仲裁委员会负责受理所属单位之间的人才流动争议案件;市仲裁委员会负责受理国、省、市属单位之间以及跨县(市)、区的人才流动争议案件。
第六条 人才流动过程中发生争议时,流动人员可向所在单位的主管部门申请调解。主管部门应按国家的有关规定及时进行调解;经调解达成协议的,须记录在案,争议双方必须严格执行。
第七条 经主管部门调解无效或当事人拒绝调解的,争议的任何一方都可向当地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当事人仲裁,应持有关证明文件,提交申诉书。
第八条 仲裁委员会接到当事人申诉书后,应在七日内做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诉人。
第九条 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争议仲裁后,应将申诉书副本送交争议另一方同时告之应诉的有关事项。
第十条 仲裁委员会受理争议仲裁时,应调阅申诉人的人事、技术档案及有关资料,调查了解争议的有关情况。
争议双方应按要求及时向仲裁委员会提供各种档案或材/料。
第十一条 仲裁委员会受理争议仲裁时,应首先进行调解,促成争议双方互相谅解,达成协议。
仲裁委员会对调解达成的协议,应制作调解书,由争议双方当事人签字,仲裁人员署名,加盖仲裁委员会印章。调解书送达后即具有约束力。
第十二条 仲裁委员会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应及时进行仲裁。
第十三条 仲裁委员会应提前仲裁时间、地点以书面形式通知争议双方当事人。
当事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场的,仲裁委员会可实行缺席裁决。
第十四条 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时,应允许当事人申诉理由,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做出仲裁决定。
第十五条 仲裁委员会做出仲裁决定的,应制作仲裁决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并同时抄送有关部门备案。
第十六条 市、县(市)、区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均为最终裁决。当事人接到仲裁决定书后,应在七日内将仲裁决定执行完毕。
第十七条 仲裁委员会成员及办事人员遇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必须自行回避;争议双方当事人也可申请仲裁委员会成员及办事人员回避。
(一)当事人的近亲属;
(二)与争议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
第十八条 对拒不执行仲裁决定,擅自流动的人员,由所在单位给予处分;其中被除名、辞退的,人事部门五年内不予办理录用聘用手续。
对拒不执行仲裁决定的单位,由仲裁委员会按仲裁决定强制执行;情节严重的,由仲裁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手段,严肃处理。
第十九条 仲裁委员会成员及办事人员必须秉公办事,认真履行职责。对徇私舞弊、接受贿赂的,由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 仲裁委员会及其办公室进行仲裁时,可向申诉人收取仲裁费。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一九八九年三月一日起施行。



1989年2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