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4 22:33:36   浏览:810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石家庄市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

河北省石家庄市人民政府


石家庄市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

(1998年5月4日市政府第四次常务会议通过,1998年5月15日市人民政府令第96号发布)


第一条 促进国有资产流动重组,规范国有资产的处置行为,提高国有资产运营效益,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根据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的有关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属以下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占有、使用单位)处置所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按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 办法所称的国有资产处置,是指占有、使用单位对所占有、使用国有资产的全部或部分占有权、使用权或经营权以下列方式进行转移的行为:
(一)企业资产的出售、投资、联营、出租、合作、抵押等;
(二)机关、团体、事业单位资产的无偿划转、出售、报废报损及将非经营性资产转为经营性资产等。
第四条 有、使用单位处置国有资产,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国有资产的盘活和保值增值。
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有权对机关、全额预算管理单位闲置两年以上的国有资产进行调剂。
第五条 偿划转企业国有资产,必须经同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
有争议的国有资产和国家禁止自由流通的国有资产,不得擅自处置。
第六条 有资产管理部门是同级人民政府国有资产处置的监督管理机构,对同级占有、使用单位的国有资产处置实施监督管理。
第七条 业处置国有资产,按下列规定执行:
(一)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企业集团公司或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处置资产,由该公司自主决定,并下处置前十五日内报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备案。
(二)未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处置一般性固定资产单台(件)原值在五十万元以下(含本数,下同)或批量处置一般性固定资产原一百万元以下,以及中型国有独资企业处置一般性固定资产单台(件)原值二十万元以下或批量处置一般性固定资产原值五十万元以下的,由企业自主决定,报主管部门或国有资产运营机构和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备案。
(三)企业(不含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企业集团公司或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处置前述规定权限以上的一般性固定资产,及在处置权限以下但对生产经营有重要影响的关键设备、成套设
备、整个生产线、房屋建筑物及生产场地等,须经主管部门或国有资产运营机构审核,报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
(四)企业整体出售国有资产产权的,股份制、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出售或以其它形式变更国有股权的,必须报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处置国有资产,
按前款规定的权限执行。
第八条 关、团体、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除外)中的差额预算管理单位处置资产原值在一万元以下、自收自支单位处置资产原值在二万元以下的,须报主管部门审批,并报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备案。
无偿划转国有资产和超出上述规定限额及全额预算管理单位处置国有资产的,须报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审批。
第九条 有资产管理部门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本市经济发展状况,对国有资产的处置权限提出调整意见,报经市政府批准后公告执行。
第十条 有、使用单位处置规定权限以外的国有资产,应向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提出处置国有资产的申请,填报《国有资产处置申报表》,并提交资产权属证明、价值凭证、处置意向等有关资料。
第十一条 有资产管理部门接到处置申请后,应对资产处置的真实性、必要性、可行性进行审查,并在十五日内作出答复,书面通知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在接到批准文件后,方可进行资产评估和处置。
第十二条 有、使用单位处置国有资产,除无偿调拨、报废报损外,均应按资产评估管理的规定进行立项、评估,并以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的评估结果为底价进行处置。
出售国有资产的应优先委托有资格的拍卖机构进行公开拍卖。对不适合拍卖的,由交易双方协议转让。
国有资产处置涉及土地使用权转移的,应到土地管理部门办理有关手续。
第十三条 有资 产处置事项完成后,应按规定办理国有资产的产权变更、注销等有关手续。
第十四条 有资产的处置收入,属国家所有,按下列规定进行管理:
(一)企业和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整体出售资产产权的收入,股份制、合资合作企业出售国家股份的收入,以出让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权在改组为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资合
作企业时未作价入股,而以租赁形式收取的租金收入,应上交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专户储存,专项用于国家资本金再投入,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企业集团公司或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对其处置的资产收入,有优先使用权。部分资产产权处置的收入,由处置单位专项用于生产发展,严禁用于非生产性开支。
(二)机关、团体、事业单位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性资产的占用费,须交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统一管理,专项用于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更新或扶持经营性事业发展。以出售、报废报损等方式处置资产的收入,属于全额预算管理单位的,应全部上缴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属于差额预算管理单位和自收自支预算管理单位的,按规定的比例上缴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机关、团体、事业单位需使用时,由主管部门审核并报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审批。
须上缴国有资产管部门的处置收入,占有、使用单位应在国有资产处置完成后三十日内转入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专用帐户。
第十五条 实施抵押而发生国有资产占有权、使用权或经营权转移的,应在转移发生前二十日内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报告。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可根据需要实施审查。对抵押不实,可能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责令纠正。
第十六条 有、使用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同级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令其限期改正,或收缴其非法处置所得;违法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对法定代表人和直接责任人处予五万元以下的罚款,并依照有关规定免除(解聘)职务或者给予降职、撤职处分;涉嫌触犯刑律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一)超越权限处置国有资产,或对有争议的资产和国家禁止自由流通的资产,擅自进行处置的;
(二)在进行国有资产处置过程中弄虚作假,侵占国有资产的;
(三)对国有资产处置收入不按规定上缴或不按规定使用的。
第十七条 有、使用单位未按规定进行资产评估或者提供虚假情况和资料或与评估机构串通作弊,使资产评估结果失实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责令其限期改正、予以通报批评、宣布资产评估结果无效,并可以对处置单位处于评估费用一倍以下的罚款,同时提请有关部门对单位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或处于相当本人三个月基本工资以下的罚款。资产评估机构作弊或玩忽职守,致使资产评估结果失实的,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应宣布评估结果无效,并视情节轻重,对该评估机构给予警告、停业整顿、吊销资格证书的处罚。
第十八条 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依照《行政复议条例》、《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复议,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作出行政处罚的机关可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九条 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为:
(一)一般性固定资产,是指除对企业生产经营有重要影响的关键设备、成套设备、整个生产线、房屋建筑物、生产场地以外的固定资产,及其它单件设备价值占企业总资产价值百分之十以下的建筑物和设备;
(二)批量处置,是指一次处置多台(件)一般性固定资产。
第二十条 办法自1998年6月1日生效。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宿迁市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江苏省宿迁市人民政府


宿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宿迁市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实施办法(试行)的通知

宿政发〔2007〕89号


  宿豫区、宿城区人民政府,宿迁经济开发区、市湖滨新城开发区、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宿迁市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实施办法(试行)》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OO七年七月二十三日



宿迁市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实施办法(试行)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和《江苏省工业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办法(试行)》等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土地管理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工业项目用地应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土地有形市场以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以下简称公开出让) 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
  第三条 本实施办法适用于宿豫区、宿城区、宿迁经济开发区、市湖滨新城开发区、苏州宿迁工业园区区域范围内发生的工业用地公开出让行为。
  第四条 市政府授权市国土资源局审批工业用地公开出让方案。市发改、经贸、规划、环保等相关部门配合做好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各区政府(管委会)负责各自辖区内工业用地公开出让具体方案的实施。
  第五条 每年十二月底前,市国土资源局会同市发改、经贸、规划、环保等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储备计划和年度实施计划等要求,编制下一年度工业用地公开出让计划,报市政府批准后公布执行。
  第六条 各区政府(管委会)根据市政府批准的工业用地公开出让计划,编制具体项目的工业用地公开出让方案。
  工业用地公开出让方案应当包括:
  (一)拟出让地块的基本情况,土地性质、坐落、面积及附图。
  (二)项目性质、产业准入条件、规划设计条件、环境保护要求、项目内容、用地规模、投资强度、出让年限、交地时间、开工竣工时间、出让底价等土地出让条件。
  (三)土地公开出让方式和操作办法等。
  第七条 市国土资源局审批工业用地公开出让方案后,有关区政府(管委会)应当按照《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土地使用权规定》、《江苏省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办法》规定程序,组织实施工业用地公开出让工作。
  第八条 工业用地公开出让的中标人或者竞得人(以下简称中标人或者竞得人),在接到《中标通知书》或者《成交确认书》后15日内,与市国土资源局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同时交纳成交价款的15%作为定金。履约保证金、定金、土地出让金均由组织实施的区政府(管委会)负责收取。
  工业项目通过公开出让签订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可作为工业项目用地预审文件。
  第九条 土地出让合同签订后,中标人或者竞得人依据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使用条件,编制工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并在本实施办法第十条规定的时限内,完成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工业项目审批、核准手续。
  环境保护、投资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土地出让合同中约定的土地使用条件,办理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工业项目审批、核准手续。
  实行备案管理的工业项目,按照有关规定备案。
  第十条 自《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签订之日起,中标人或者竞得人未能在下列时限内取得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工业项目审批、核准文件的,土地出让合同自然终止,所支付的定金按50%予以退还。
  (一)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或者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审批、核准的工业项目,时限为12个月。情况特殊的,按有关部门意见另行确定。
  (二)由省环境保护厅负责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或者由省级投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核准的工业项目,时限为9个月。
  (三)由市、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或者由市、县级投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核准的工业项目,时限为6个月。
  遇不可抗力等特殊情况的,中标人或者竞得人应提供有关证明材料,由市国土资源局会有关部门商定。
  第十一条 中标人或者竞得人按照《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付清全部土地出让金后,持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工业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件,向市国土资源局申请办理交地手续、领取建设用地批准书。
  中标人或者竞得人应当按照土地出让合同约定,依法申请办理土地登记,领取国有土地使用权证书。
  第十二条 工业项目竣工后,市国土资源局参与规划部门组织的竣工项目验收,对项目用地情况进行复核验收。
  第十三条 工业项目租赁使用国有土地的,参照本实施办法进行。
  第十四条 本实施办法由市国土资源局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 本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15日后施行。

攀枝花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攀枝花市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四川省攀枝花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攀扶贫领〔2006〕3号

攀枝花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攀枝花市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县(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

  为加强全市扶贫资金项目管理,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现将《攀枝花市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六年一月十一日

  送: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及成员单位

  发:各县(区)扶贫办、财政局、审计局

  攀枝花市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全市扶贫资金项目管理,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根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国家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和省、市对扶贫资金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使用扶贫资金(含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民族发展资金、扶贫信贷资金等)的项目均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中的扶贫资金项目:按扶贫方式分为新村扶贫项目、移民扶贫项目、产业化扶贫项目、劳务扶贫项目等;按项目建设内容分为基础设施项目、种养业项目、农产品加工业项目、社会事业项目等。

  第四条 扶贫资金项目管理坚持“四到县(区)”的原则。即扶贫任务到县(区)、责任到县(区)、资金到县(区)、项目到县(区),县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总责,县区扶贫办和县级有关业务部门负责直接监督。市扶贫办和市级各业务部门参与扶贫资金项目的督查、指导工作。

  第五条 各县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应按照扶贫开发规划要求,建立扶贫开发项目库,项目库设在各县区扶贫办。项目库实行动态管理,每年第四季度各县区均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扶贫项目库进行适当调整,制定出次年度扶贫资金项目计划,并按要求上报。存入项目库的项目应附有业务部门所作项目现状图、规划图、设计图、项目概算书和项目设计说明书等。

  第六条 由县区扶贫办牵头,并会同同级财政、审计、交通、农业、水利农机、林业、农业银行等单位,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扶贫资金项目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二章 项目计划编报和审批

  第七条 年度各类扶贫资金项目均由县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查同意后,报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批。年度扶贫项目计划必须从扶贫项目库中选择。使用不同资金的项目,按不同的程序编报和审批。

  第八条 年度各类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的编报和审批。县区扶贫办根据市扶贫办下达的控制指标和计划要求编报年度财政扶贫资金项目计划,并组织水电、农牧、交通、林业等有关业务单位分别编制工程实施方案,由县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后上报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再由市扶贫办组织市级有关业务单位对各县区项目实施方案进行审核,并经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同意后,由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执行(中央、省级扶贫资金项目由市级上报省级审批后,再下达执行)。

  第九条 扶贫贴息贷款项目年度计划编制和审批。年初,县区扶贫办、农业银行、财政局共同编制出年度拟申请扶贫贷款项目计划,上报市级各相关部门审定后,各县区方可进入项目的审批阶段。扶贫贷款的审批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审批权限办理,各级、各单位不得越级、越权办理。各级农业银行负责对信贷项目的信贷风险进行审查,并确认是否放贷;各级扶贫办、财政局负责对信贷项目的信贷扶贫政策进行审查,并确认是否贴息。

  县区扶贫办、财政局要认真做好扶贫贷款项目的推荐和上报工作,对确定的扶贫贴息贷款项目,县区扶贫办必须与业主签定切实可行的扶贫协议。农业银行发放扶贫贴息贷款,必须具备扶贫、财政部门的扶贫贴息确认书。对项目效益好、扶贫贷款回收快的县区,如扶贫贴息贷款指标不足,可由农业银行、扶贫办负责向上级申请调剂贷款计划。

  第三章 项目及资金管理

  第十条 经省、市批准的各类扶贫项目,任何单位或个人均不得擅自更改。如确需调整的,必须按原审批程序报批后方可调整。使用各类无偿扶贫资金的,由财政部门按规定拨付;使用扶贫贴息贷款资金的,由农业银行按照信贷资金有关规定发放。

  第十一条 各类财政扶贫资金管理要认真执行国家扶贫资金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扶贫工程“十个必须”,坚持检查、督查、巡查制度。坚持资金和计划分离管理,实行专户管理,封闭运行,坚持县级财政报账制,严格执行《攀枝花市财政扶贫资金县级报帐制度(试行)》,保证资金专款专用。

  第十二条 市扶贫办在每年的第四季度组织人员,对各县区该年度的扶贫资金到位和使用情况以及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巡查,对挤占挪用扶贫资金或资金使用、项目实施中出现严重问题的县区,市扶贫办将暂停或减少安排该县区新一年度的扶贫资金,待该县区按要求整改合格后再安排;若该县区在限期内整改仍没有达到要求,市扶贫办将调减其新一年度项目资金。

  第四章 项目实施及监测

  第十三条 各类扶贫资金项目必须在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县区扶贫办牵头,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及乡镇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扶贫、财政、审计、水利、交通、农业、农业银行等单位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加强沟通协调,严把项目实施的技术及质量。

  第十四条 各类扶贫资金项目要按照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严格执行公示制。每年市里除以文件形式下达的各类扶贫资金项目计划外,还将在有关媒体或网络上公告;各县区接市下达项目计划后,要及时将计划以文件形式通知有关部门和乡(镇)、村,并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公告;各有关乡(镇)、村接县区扶贫办通知后,必须尽快在乡(镇)政务公开栏和村务公开栏中进行公告、公示。各级公告内容情况存入项目档案备查。

  第十五条 各类扶贫资金项目的实施实行分级负责制,一级对一级负责,并实行目标责任制,各级人民政府分管扶贫工作的领导为主要责任人。

  第十六条 各县区必须积极组织、落实各类扶贫资金项目的配套资金,并鼓励贫困地区群众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积极投工投劳,参与扶贫项目的建设。

  第十七条 各类扶贫资金项目的工程技术、施工质量等,应遵守有关规定和建设程序,并由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

  第十八条 各类扶贫资金项目必须登记造册和编制项目计划表。各类项目都必须认真做好统计上报工作,对不按时上报项目进度的县区,市扶贫办将视情况扣减该县区下一年度的工作经费。

  第十九条 加强对项目运行的监督,县区业务主管部门应派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具体负责工程技术和质量监督,县区扶贫办要牵头组织各有关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项目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视情况进行通报。

  第五章 项目竣工验收

  第二十条 扶贫项目验收的程序。各年度的各类扶贫资金项目竣工后,其竣工验收按县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自查验收、市级复查验收、省级抽查验收的顺序进行。县区自查验收合格后,向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提出复查验收申请,并上报相关资料后,再由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进行复查验收。市级复查验收通过后,拾遗补缺,认真准备,迎接省级抽查验收。

  第二十一条 各类扶贫资金项目验收应具备的资料。项目实施乡镇或承担建设任务的单位应具备的材料:项目验收申请(项目、资金总结),资金项目公示公告情况,物资台帐,资金往来帐,经当事人签字画押的物资(现金)发放花名册等财务资料,项目的个体档案(施工计划、方案、图纸等,项目拨款、报账等申请单,物资、现金发放花名册,工程管护措施,县级验收组的验收报告单,竣工项目照片,其它);县区扶贫办应具备的材料:市、县下达项目计划文件,项目实施方案(各业务主管部门编制),资金项目公示公告资料,项目的个体档案(内容同上),复查验收申请(含项目建设管理总结,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总结,项目资金审计报告)。

  第二十二条 县区自查验收。时间:每年9月底以前;范围:上年度所有实施的各类扶贫工程项目;内容:资金项目计划执行情况、资金项目管理(执行“十个必须”)情况、项目工程质量及效益情况;工程项目内业资料归档情况;要求:扶贫办牵头,扶贫、财政、审计及各业务主管部门参加组成验收组,进行实地验收,对每个项目和项目实施乡镇(单位)要形成验收报告单(参加人员必须签字)、验收意见;内业资料:项目实施乡镇(单位)应具备的材料和县区扶贫办应具备的材料齐备。

  第二十三条 市级复查验收。时间:每年10月份以前;范围:上年度所有实施的各类扶贫工程项目的50%(新村扶贫工程全部复查);内容:资金项目计划执行情况、资金项目管理(执行“十个必须”)情况、项目工程质量及效益情况;工程项目内业资料归档情况;方法和步骤:以县区为单位,市级复查验收组在现场察看、走访调查、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的基础上,将各类扶贫资金项目综合复查验收的内容列表进行评分考核,90分以上为“优良”,70--90分为“合格”,70分以下为“不合格”;并进行总结评价,形成市级复查验收意见并反馈各县区。

  第二十四条 各类扶贫资金项目复查验收的奖惩。对综合评分为“优良”的县区在工作经费上给予适当奖励;对综合评为“不合格”的县区将适当扣减次年的工作经费。

  第六章 项目违规处罚

  第二十五条 对挤占、挪用、贪污各类扶贫项目资金的单位和个人,决不迁就姑息,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对触犯刑律的,送交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六条 对未在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计划任务的县区,由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按该项目资金总额的1:1比例扣减有关县区下一年度的扶贫资金。

  第二十七条 对在项目申报、组织实施、统计上报和检查验收时弄虚作假的,除由有关部门按党纪、政纪对有关人员进行处罚外,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也将视情节调减有关县区下一年度的扶贫资金项目。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由市扶贫开发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攀枝花市扶贫(以工代赈)项目管理办法(暂行)》、《攀枝花市扶贫项目工程验收办法(暂行)》自行废止。